第(2/3)页 众人一片唏嘘,这种事,近两年发生了不少。 李睿叹口气道:“我还是挺怀念13年14年的时候,我记得13年的出货量超过了4亿部吧?” 有人补充道:“4.23亿部。” 李睿点点头道:“那真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啊,各种品牌,各种山寨,百花齐放,只要有货就不愁卖,人人都能吃饱饭。” 听他这么一说,众人也忍不住回味起来,那确实是一个随便搞个品牌就能赚钱的时代,当时市场的需求太大了,大量用户从功能机迭代到智能机,既有星睿手机这样划时代的大企业,小厂家也能分到一杯羹。 “可惜好日子过去了啊。”又有人道。 四下里又是一片叹息。 好日子不常有,13年的巅峰之后,14年和15年连续两年的出货量都向下滑落,各路大厂纷纷杀进来,惨烈的竞争导致市场日趋饱和,曾经火爆一时的山寨机几乎销声匿迹,大厂也逐渐抛弃机海战术,精简产品线,导致为数众多的供应商若是挤不进品牌厂商的供应链,就会被迫倒闭。 这固然是时代的眼泪,也是市场的进步,优胜劣汰,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市场都是一样。 李睿缓缓的道:“我觉得,这个事情证明我国的手机供应链,已经走过了蛮荒的生产和制造阶段,下一步要进行艰难的转型升级,要从制造走向创造。据我所知,在座的之中,有些已经开始了。” 有人点头,有人茫然。 李睿道:“今天都是老朋友,我就说几句心里话。我觉得,未来三到五年,智能手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,很多中小厂商都有可能消失,最后活下来的可能只有五六家甚至两三家。品牌商在集中,供应链厂商自然也会集中,前十的厂商可能占70%到80%的市场份额,后面的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厂商只占20%。而且手机供应链的分工将会更加精细和专业,只有和品牌紧密联络,才能有活下去并发展壮大的机会。” 第(2/3)页